公司郵箱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行業資訊 行業資訊
縣級融媒中心建設“十條思路”:打破身份限制,突出本地特色
更新時間:2018-11-14 10:30:16  |  點擊次數:11321次

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是加強和改進基層宣傳思想工作、推動縣級媒體轉型升級的戰略工程。中宣部要求,到2020年底基本實現全國全覆蓋,今年先行啟動600個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

那么,到底怎樣建設縣級融媒體中心呢?筆者在觀察思考后認為,一般說來,在堅持黨的領導和為人民服務的前提下,應該主要包括以下10個方面:

一是合并新聞宣傳機構,整合公共媒體資源。以縣廣播電視臺為基礎,將縣廣播電視臺、內部報刊社、縣報道組、記者站、輿情中心等新聞宣傳機構進行合并,將它們所擁有的電臺、電視臺、報刊、網站、客戶端、微信、微博等所有縣域內的公共媒體資源整合在一起。

二是創新體制,改變縣級媒體事業不事業、企業不企業的尷尬局面。成立事業單位融媒體中心,負責新聞宣傳,歸縣委宣傳部管理;成立傳媒集團,負責廣告經營,實行企業化管理,歸縣國資局管理。融媒體中心和傳媒集團同屬于一個黨委領導,傳媒集團的廣告內容導向由融媒體中心負責把關。

三是嚴格執行采編和經營兩分開制度,實行專業人辦專業事。新聞采編人員不得從事任何廣告經營活動,廣告經營人員不得從事任何采編活動。融媒體中心負責新聞宣傳,人員由原各媒體的骨干采編人員、引進的高端采編人才組成。傳媒集團利用融媒體中心的創收平臺負責廣告經營,人員由原各媒體的廣告經營人員、引進的高端經營人才和原各媒體的富余人員組成。

四是加大政府的財政和編制扶持力度。從制度層面確保政府財政為縣級媒體提供基本運行保障,解決長期以來縣級媒體主要依靠自籌資金解決溫飽和發展的問題。將縣融媒體中心核定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根據新聞宣傳的實際需要,在原有事業編制基礎上,再核定相當數量的事業編制。

縣融媒體中心在編人員的工資獎金及保險、公積金等納入年度財政預算,縣融媒體中心的事業發展和運行經費由政府財政撥款解決。政府出資成立傳媒集團,實行企業化運作,負責縣融媒體中心的廣告經營,傳媒集團拿出一定的企業利潤反哺融媒體中心少量合同制采編人員的工資獎金。

五是選好一把手。在傳統媒體的轉型過程中,一把手會起到一半甚至更大的作用。因此,要選一個高瞻遠矚、眼界開闊、敢于擔當、尊重人才、懂專業、無私心,并且具有移動互聯網思維的人來擔任縣級融媒體中心和傳媒集團的一把手。沒有好的領導,再好的發展機遇也會喪失。

六是搭建技術平臺,建設“中央廚房”。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改造演播大廳、演播室、錄音室,添置專業攝像機等設備,升級網站和兩微一端,引進大數據、云計算的智能技術,建立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傳播為目標的融媒體中心“中央廚房”,推動內容、平臺、渠道、數據、技術、人才、機制、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

七是打破部門壁壘,再造采編流程。打破原有各媒體平臺各自為戰的傳統模式,實現部門、人員和新聞資源的高度融合。以大編輯部思想為指導,成立中央編輯部、采訪部、編輯部、活動專題部、技術播出部和后勤保障部,建立以中央編輯部為核心的統一指揮調度策劃平臺,改變過去記者單兵作戰、資源浪費的現象,形成從記者派工,到編輯制作,再到內容分發的統一運作機制。

八是突出本地特色,堅持內容為王。內容是媒體的核心競爭力,要把生產優質內容作為融媒體中心的核心業務。積極擁抱移動互聯網思維,在貼近性、高品質、互動化上做文章,通過生產品牌化、本土化、特色化的精品內容,打造時政、民生、監督、服務等多形態的內容鏈,搶占用戶的新聞信息消費市場。

九是在干部制度上打破身份限制。強化正向激勵,打通編外人才的成長通道,吸引更多的策劃創意、新聞采編、播音主持、設計制作、新媒體運營等方面優秀人才加入到縣融媒體中心。

十是改革績效分配制度。實行靈活的績效工資制度,改變一線采編人員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現狀。在多勞多得、優稿優酬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按貢獻率分配、按不可替代分配等薪酬激勵制度。

來源:( http://www.tvoao.com/a/195462.aspx

如果您覺得文章還不錯請幫忙分享:



m www